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西北大学史党社教授应邀来我院讲学并进行国社指导工作

2025-04-08 

为深化中原地区历史文化研究,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探索,西北大学史党社教授应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邀请,于20253月28日下午3点,在文科1号楼S106学术报告厅作题为“秦人的民族史观察”的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人文学院王云红教授主持,我院师生积极参会,现场学术氛围热烈。

讲座纪要

史党社教授首先从民族的概念入手。其次,分析了民族的要素与民族形成的历史进程。其后,讲述了中华民族简史,大致可分为萌芽期、形成期 、发展期、繁荣期,并从族群构成、文化互动、历史进程及理论探索四个层面总结其核心观点。

史党社教授指出秦人并非单一族群,其构成包含东迁的嬴姓部族、周余民、西戎部族等多重来源,形成了“非夏非夷”的独特群体。其后讨论了文化互动中的趋同与分野。史党社主张从政治史视角理解秦人族群发展。史党社教授的研究不仅厘清了秦人族群演进脉络,更通过个案揭示了早期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动态过程。

史党社教授对秦人民族史的观察,基于其长期从事秦汉史、秦文化及民族关系研究的学术积累,形成了多维度、跨学科的研究框架。秦人是兴起于西北的著名族群,以统一天下和政治制度建设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重要影响。从民族史角度去观察,秦人对华夏的统一以及多族共同体的形成,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交流互动

在交流互动环节,与会师生围绕现代民族理论范式与古代族群认同的辩证关系、义渠国在秦汉政治格局中的角色嬗变等议题展开深度探讨。史党社教授耐心地做了解答,并由王云红教授进行了总结。这场聚焦“秦人的民族史观察”的学术对话,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讲座结束之后,史党社教授还应邀对我院2025年国家社科申报论证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

 

主讲嘉宾简介史党社,男,1966年生于陕西武功县,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秦文化研究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秦汉历史与考古、北方民族史和墨学,近年专注于政治史、民族史和历史地理研究。已出版专著六种,发表论文近百篇。现正主持编著《秦文明新探》大型丛书(秦陵博物院、上海古籍出版社),担任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新编)中国通史》秦汉卷秦部分主笔、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秦汉卷主编、国家十四五规划项目《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资料汇编陕西卷主编。

 

上一条: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举行客座教授聘任仪式 下一条:我院考古学本科专业杨树同学荣获第十三届李济考古学奖学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