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速递|程嘉芬:《胡风东渐与族群互动——魏晋至隋唐时期帐篷形象的考古学研究》
(本书为河南科技大学“黄河文明与河洛文化丛书”之一)
主编:罗子俊
副主编:王东洋
本卷作者:程嘉芬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3年3月
ISBN:978-7-01-024156-2
作者简介
程嘉芬,河南郑州人,现就职于河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2015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以色列奥尔布莱特考古研究所(AIAR)访问研究。主要研究方向为聚落考古、游牧考古、考古数据分析。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 项、国家出版基金项目1项。
内容简介
帐篷,作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分标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北方游牧民族南下而传入中原,并于唐时在黄河流域广泛流传于社会各阶层生活之中。本书力求在全面收集魏晋至隋唐时期墓葬、石窟寺等考古材料以及国内外文博机构收藏品中与帐篷直接或间接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对这一时期帐篷资料的时代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探讨。本书通过对考古资料所见帐篷的分类研究,梳理我国中古时期的帐篷谱系:圆形帐篷和方形帐篷两大系统,并对其发展源流进行讨论。而关于帐篷资料的间接证据——载帐架骆驼俑发展演变的分析,对理解毡帐(圆形帐篷)在中国北方地区的传播及演进也具有积极意义,骆驼俑所负载的木排状帐架形象经历了由写实向抽象演变的过程,反映出北朝至唐时人们对毡帐的认识和理解存在着逐渐接受到认同的发展过程。中古时期胡风渐盛,对与毡帐相关的商队贸易繁荣、郊游宴飨风尚与婚礼习俗以及墓葬规制等内容的探讨,为再现中古中国社会生活提供了具体而微的视角。
目 录
引言
一、研究概况
二、本书研究议题及章节
第一章 帐篷形象的类型
一、 考古材料所见的帐篷
(一)直接证据——帐篷形象
(二)间接证据——载帐架骆驼形象
二、帐篷形象的类型
(一)圆形帐篷
(二)方形帐篷
(三)载帐架骆驼俑
第二章 帐篷形象的时空特征
一、魏晋时期
二、北魏定都平城时期
三、北魏迁都洛阳至隋唐之际
四、唐代
第三章 帐篷形象的谱系
一、圆形帐篷系统
(一)鲜卑与圆形帐篷系统
(二)突厥与圆形帐篷系统
(三)吐蕃与圆形帐篷系统
(四)圆形帐篷系统的发展与演变
二、方形帐篷系统
(一)平城特色方帐篷
(二)黑帐篷
帐篷与中古社会生活
一、帐与胡商商队
二、帐与社会风尚
(一)帐与郊游宴飨
(二)百子帐与唐人婚礼
三、帐与墓葬规制
结语:由帐篷所见中古族群互动
参考文献
附图
图版一 Ⅰ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二 Ⅱ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三 Ⅱ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四 Ⅱ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六 Ⅲ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七 Ⅲ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八 Ⅲ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九 Ⅲ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十 Ⅳ式载帐架骆驼俑
图版十一 太原北齐东安王娄睿墓墓道壁画驼运图
图版十二 石窟寺壁画嫁娶图摹本
图版十三 文姬归汉图中的毡帐形象
附表
附表一 帐篷形象统计表
附表二 载帐架骆驼俑统计表
附表三 附图引用说明
插图目录
图1-1 陶质帐房模型
图1-2 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出土陶帐房模型
图1-3 大同雁北师院北魏墓出土陶帐房模型(M2:73)线描图
图1-4 司马金龙墓出土陶帐房模型
图1-5 司马金龙墓出土陶帐房模型线描图
图1-6 石质葬具上的圆帐篷形象
图1-7 石质葬具上的方帐篷形象
图1-8 青海吐蕃棺板画上的帐篷形象
图1-9 魏晋壁画墓画像砖所见帐篷形象
图1-10 山西大同沙岭北魏壁画墓所见帐篷形象
图1-11 敦煌石窟寺壁画嫁娶图所见帐篷形象
图1-12 葬具上所见圆形帐篷形象(石质葬具)
图1-13 墓葬壁画所见帐篷形象
图1-14 石窟寺壁画所见帐篷形象(线描图)
图1-15 B型圆帐篷
图1-16 A型方帐篷
图1-17 B型方帐篷
图1-18 载帐架骆驼俑
图2-1 雁北师院北魏墓群M2出土鳖甲陶车模型
图3-1 阴山岩画中的穹庐毡帐
图3-2 西藏岩画中的帐篷图像
图3-3 岩画中的帐篷形象
图3-4 中东地区圆形毡帐(Central Asian Yurt)资料
图3-5 陶质账房模型
图3-6 雁北师院北魏宋绍祖墓出土鳖甲陶车模型
图3-7 青藏高原黑帐篷
图4-1 临淄北朝崔氏墓M1平剖面图
图4-2 临淄北朝崔氏墓M3平剖面图
图4-3 临淄北朝崔氏墓M3随葬器物分布图
图4-4 临淄北朝崔氏墓M16平面图
图4-5 山西大同北魏司马金龙墓平面形制示意图